1937年,日軍占領上海前夕,上海私人資本家沈鴻把一部分機器遷到武漢,想為抗戰效力??墒?,他們的要求并沒有得到國民黨當局的理睬。后來,聽一個朋友說,延安是堅持抗日的,那里人人都有工作做。于是,他找到武漢八路軍辦事處,經人介紹,克服困難,帶了他的七個徒弟和十一部機器以及兩箱技術書籍來到延安。
這些機器都是工作母機,有車床、刨床、銑床、鉆床,都是制造生產武器的機器的設備,雖說機器不多,但是很配套,很全面,切削工具、量具、砂輪、金剛砂磨等一應俱全,只要落腳安裝好,就可投入運用;帶來的書籍如《機械工程手冊》《化學工業大全》等都是搞技術的重要資料;更重要的是,沈鴻帶來的幾個青年工人個個精干。當時延安條件很差,技術工人少,沒有書,沒有圖紙,沒有實驗室,這些工人、設備和書籍對當時的延安來講,無疑是雪中送炭,對發展延安的兵工廠起到了重要作用。
◎沈鴻由上海帶到延安的銑床
沈鴻一行到達延安以后,受到了黨中央領導人的熱情關注,讓他們感到像是回到自己的家一樣,處處感到溫暖,人與人之間平等友愛。黨中央把當地原有的一個小兵工廠,和沈鴻帶去的工人以及設備合并,在延安城南柳樹店建起了“陜甘寧邊區機器廠”。后來又轉移到陜北安塞縣一個叫“茶坊”的山溝里,這就是后來馳名的“茶坊兵工廠”。茶坊兵工廠在此后的八年時間里,在當時邊區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向根據地的其它兵工廠提供了囊括130多種型號的數百套制造設備。沈鴻以及他給延安帶來的兵工設施,對根據地人民兵工的發展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后來,沈鴻擔任了中央軍委工業局一廠機械總工程師,1944年在陜甘寧邊區廠長暨職工代表會議上被評為邊區特等勞動英雄。毛主席為他題詞“無限忠誠”。
建國后,他力排眾議,在我國還沒有大型鍛造設備的情況下,用“螞蟻啃骨頭”的方法,主持制造出萬噸水壓機,跨域式地提高了我國機械制造的水平。另外,他在指導三門峽水利樞紐重點工程建設、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等方面也有突出貢獻
◎位于浙江省海寧市的沈鴻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