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初賽評審,現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六屆創新競賽決賽入圍項目名單公布如下:
序號 | 項目名稱 | 申報高校 | 項目成員 |
1 | 電磁炮軌道的激光增材制造 | 浙江大學 | 麻自超、高銘余、薛一正 |
2 | 高電導率凝膠鋁空電池 | 鄭州大學 | 劉世豪、武智昊、師昊森 |
3 | 高聚物粘結炸藥殘余應力超聲檢測及調控技術 | 北京理工大學 | 尹鵬、馬朋志、盧鈺仁、栗雙怡、張文君 |
4 | Al/PVDF高能復合含能換能元的構筑與點火響應研究 | 北京理工大學 | 鄧鵬、王江峰、李天琦、劉志剛、楊鑫博 |
5 | 窄粒度分布納米含能復合微球的設計和制備技術 | 中北大學 | 王杰超、朱玉宇、劉淳睿、?;萱?、都吉航 |
6 | 仿螳螂蝦前螯螺旋結構輕量化陶瓷-聚合物復合材料抗沖擊結構研究 | 北京理工大學 | 張學勤、何汝杰 |
7 | 腦機協同的無人機編隊“雙智能”控制技術 | 西北工業大學 | 謝松云、謝辛舟、趙梓華、付海洋、徐己為 |
8 | 無人車環境建模及視覺定位方法研究 | 沈陽理工大學 | 李發伯、李毅、白江坤 |
9 | 基于自主可控FPGA嵌入式平臺的目標識別研究 | 南京大學 | 林軍、魯金銘、方超、謝逍如、朱從益 |
10 | 相干位移操作增強的實用量子照明雷達技術 | 北京理工大學 | 張勝利、宋新兵、吳寧 |
11 | 異構變分辨復合仿生感知成像系統 | 北京理工大學 | 徐辰宇、李國梁、王營博、鮑春、曹杰 |
12 | 無人車環境建模及視覺定位方法研究 | 長春理工大學 | 侯祥森、張旭、郭天智、高晨旭、楊麗群 |
13 | 復合固體推進劑用高純度卡托辛燃速催化劑的制備及其活性雜質含量檢驗方法 | 西北工業大學 | 馮海濤、劉小菊、張馳、孫婧、馮穎喆 |
14 | 部分切口桿狀發射藥高壓燃燒與流動耦合機理及其穩態燃燒調控研究 | 南京理工大學 | 付恩發、浦程凱、王永強、欒于、肖正剛 |
15 | 大位移智能驅動與高強度結構MEMS安保裝置研究 | 西安交通大學 | 王柯心、胡騰江、趙玉龍、闞文星 |
16 | 基于增強現實的復雜殼體薄壁件機加變形量控制研究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馬震、周家強、孟依寒、回大全、趙東博 |
17 | 機械手柔性自動化超聲檢測新技術 | 北京理工大學 | 馬朋志、尹鵬、賀蕾、盧鈺仁、楊博 |
18 | 高粘性炸藥自動稱量系統研發 | 北京理工大學 | 王書記、吳成成、王迪、潘啟、向俊舟 |
19 | 適應戰場環境的MR頭戴設備的多模態交互設計 | 沈陽理工大學 | 臧晨希、朱銘睿、朱迪、王晨竹、崔佳琪 |
20 | 大位移智能可控MEMS安保裝置 | 沈陽理工大學 | 邵晨鶴、葉錦濤、趙碩、孫顥洋、任廣金 |
21 | 鋁合金復雜殼體薄壁件機加變形量控制研究 | 湖南大學 | 韓凱、李建偉、曹丹、吳登明、賀洛霆 |
22 | 足履式戰場救援機器人 | 燕山大學 | 于海波、單煜、徐東陽、趙宛男、啜佳帥 |
23 | 冗余混聯液壓重載機械臂設計方法與節能研究 | 浙江大學 | 張付、張小龍、錢滌非、沈俊、李望篤 |
24 | 微小型旋轉調制陀螺尋北系統 | 清華大學 | 郭美鳳、周斌、楊浩天、趙雪玲、褚弘揚 |
25 | 火炮彈丸進彈深度自動測量 | 湖南大學 | 朱鵬程、王林青、王國慶、梁宇飛、周飛滔 |
26 | 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水下巡檢機器人 | 鄭州大學 | 盧航宇、劉德威、李元昊、鄭航 |
請上述項目團隊認真做好決賽評審答辯準備。
2020年12月11日